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时间:2020-12-31 浏览数:1367 字体: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大多由于鼻腔和鼻咽部的急性炎症扩展到耳咽管粘膜,引起耳咽管粘膜发炎,使它变狭或阻塞,有时炎症还可能扩展到中耳腔的粘膜,称为急性中耳粘膜炎。此病又叫耳咽管阻塞症或卡他性中耳炎。

正常中耳腔内的气压,靠耳咽管通畅与大气压维持平衡。当吞咽时,与耳咽管口相联系的软跨肌肉发生收缩,耳咽管口扩大、空气由鼻咽进入中耳腔,并使空气不断交换。

临床表现

当耳咽管阻塞时,空气就不能进入中耳腔,中耳内存留的空气渐被粘膜吸收,使气压降低,引起鼓膜内陷,毛细血管扩张,发生血清渗出,使中耳腔内积聚渗出液,而产生渗出性中耳炎。此液培养无菌,故称非化脓性中耳炎。

患者有耳闷、耳内阻塞和头部沉重感。在呵欠、打喷嚏式擤鼻时,耳闷可有片刻好转。有时伴有耳鸣,听觉也减退(但听自己说话的声音反而觉得响亮)。若头部改变位置,听力可暂时改善。多无疼痛,也无全身不适。

诊断依据

检查鼓膜,早期为鼓膜内陷,失去正常光泽。以后因中耳腔内渗出液增多,鼓膜的颜色可变为淡黄略带棕色。听觉检查常为传导性耳聋。

1.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气压伤、中耳病毒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引起多见于儿童。

2.主要症状为耳闷、阻塞感、自声增强、听力减退和耳鸣。

3.早期鼓膜内陷、失去光泽,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淡黄色、有液平面或水泡。

4.听力检查一般为传导性聋、有时为混合性聋。 

5.声阻抗检查:声顺偏低,曲线为低峰负压B型。

6.鼓膜穿刺可抽出积液。

治疗

治疗要及时,几天内可以恢复健康。如果没有除去病原,可渐变为慢性,长期影响听力。治疗的要点是使鼻腔、鼻咽和耳咽管粘膜消肿,耳咽管通畅,空气易于进入中耳,中耳的渗出液可排出或逐渐被吸收。可在鼻内滴I%麻黄素,也可行耳咽管吹张法,或针刺听宫,下关等穴,使耳咽管通畅。如果中耳腔内渗出液不消退,可用鼓膜穿刺抽去积液。对顽固的病例,可切开鼓膜,将积液排出,或于切开处插入通气引流管。

预防

本病的预防在于避免感冒,去除鼻腔和鼻咽部的病原如肥大的增殖体,鼻息肉等。但应仔细检查鼻咽部以排除鼻咽肿瘤。

本病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增殖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鼻咽部肿物等病因所引起。因此对有耳聋、耳鸣,尤其单侧者应尽早找专科医生看病,检查鼻咽部,以排除鼻咽癌。本病一般预后较好,常用于药后1周内炎症消退、听力恢复。但如不治疗或处理不当,或中耳积液粘稠不易排除,可转慢性,甚至形成粘连性中耳炎、遗留难以恢复的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