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耳石症是什么?特征是什么?天旋地转,扶墙挪步!我院「贺学文主任」使用眩晕椅复位治疗
时间:2025-05-25 浏览数:11 字体:

耳石症怎么治疗贺主任.jpg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概述

定义
耳石症是内耳中碳酸钙结晶(耳石)从椭圆囊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当头位变化时刺激毛细胞,引发短暂性眩晕的疾病。它是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特征

  1. 位置性眩晕:特定头位变化(如躺下、翻身、抬头)诱发,持续数秒至1分钟。

  2. 短暂发作:症状通常在姿势固定后迅速缓解。

  3. 伴随症状

    • 眼球震颤(特定方向的眼震,如垂直旋转性)。

    • 恶心、呕吐(严重时)。

    • 无听力损失或耳鸣(区别于梅尼埃病)。

  4. 自限性: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易复发。


眩晕椅复位 vs. 手法复位的优势

1. 精准性与可重复性

  • 眩晕椅:通过计算机控制体位角度和速度,精准完成复位动作(如Epley或Barbecue手法),减少人为误差。

  • 手法复位:依赖医生经验,可能因力度、角度偏差影响效果,尤其对复杂病例(如多半规管受累)难度更高。

2. 复杂病例的适用性

  • 眩晕椅可处理水平半规管BPPV(需Barbecue旋转法)或后半规管难治性病例,尤其适合肥胖、颈部活动受限(如颈椎病)患者,避免手法复制的物理限制。

3. 患者舒适度与安全性

  • 眩晕椅通过缓慢、自动化体位调整,减少患者主动配合的需求,降低眩晕加重风险。

  • 避免手法复位中快速翻转可能引发的颈部扭伤或不适。

4. 客观记录与评估

  • 部分眩晕椅配备眼震电图(ENG)或视频眼震图(VNG),可实时监测眼震方向,辅助诊断并验证复位效果,减少主观判断误差。

5. 效率与医疗资源优化

  • 一次操作可完成多角度复位,缩短治疗时间;尤其适合需多次复位的患者,减轻医生体力消耗。

    耳石症怎么治疗.jpg耳石症怎么治疗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