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时间:2022-09-19 浏览数:678 字体:

  1、慢性中耳炎定义是什么?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2、中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们常挖耳朵,这个通道就叫外耳道,外耳道尽头(成人大约3.5厘米深)是堵墙,就是鼓膜。鼓膜里面的结构就像是一座楼,其实内部有很多个房间,这些房间只有空气而没有其他比如脓性分泌物的。而我们站在楼门口是看不见这些房间的。


  3、慢性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

  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而成。病程一般超过6到8周,反复患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

  4、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患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脓液较少的时候明显。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挖耳时棉签“发黄”并不一定是中耳炎。

  耳聋:轻重不一有的时候仅仅是感觉“耳闷”。

  耳鸣,部分病人可出现耳鸣。

  其他:比如有眩晕(看东西天旋地转)、呕吐、面瘫(一侧口角歪斜,闭眼露白眼珠)等,相对少见。

  5、需要做什么检查?

  听力学检查:了解听力下降的程度。

  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中耳就像一座楼房,有很多个房间,正常情况下这些房间只有空气没有脓液的,CT主要看看有几个房间有病变。

  耳内镜检查:主要是检查耳朵最外侧的鼓膜和外耳道的情况。也可以看到部分鼓室。


  6、为什么慢性中耳炎总是流脓、反反复复?

  前面说过中耳是一座楼房,中耳炎时这栋楼房中的房间里出现了脓性物,就是说房间进水了。如果只有一层进水,那么很容易流干净,流脓时间也就短;如果很多房间进水了,则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流得出来;如果同时长了肉芽(耳朵里常见的新生物),其实就堵塞了流出的通道,就更难流干净了。